生態修復
生態修復是在生態學原理指導下,以生物修復為基礎,結合各種物理修復、化學修復以及工程技術措施,通過優化組合,使之達到最佳效果和最低耗費的一種綜合的修復污染環境的方法。實現植被恢復、重建和水土保持的目標,最終達到人、景觀與自然三者的和諧。
水土資源是一切生物繁衍生息的根基,是人類生態文明建設的基礎性資源。目前,我國水土流失總面積達國土總面積的三分之一,其中黃河、長江、海河、松遼河、珠江太湖等七大流域占全國水土面積的一半。全國水土流失面積367萬平方公里,水蝕面積179萬平方公里,風蝕面積188平方公里,每年流失土壤50億噸,相當于損失氮磷鉀肥4000萬噸。在如此嚴峻的形勢下,水土保持工作是極其重要的。
21世紀,生態危機將成為人類的最大威脅,植被作為陸地生態系統的主體,成為世人矚目的焦點。在今天的地球上,我們的綠色屏障——森林正以平均每年4000平方公里的速度消失。我國的森林資源破壞嚴重。主要表現在:林區集中采伐,采伐速度大于更新速度;毀 林開荒,濫砍亂發嚴重;造林保存率低;森林產品使用上的嚴重浪費等。植被的減少使其涵養水源的功能受到破壞,造成了物種的減少和水土流失對二氧化碳的吸收減少進而又加劇了溫室效應。因此,植被生態系統在整個生態系統中起著重要的作用,與人類生存興亡密切關系。通過專業技術手段,使植被從植物的種子開始發芽成長,快速的生長成林,成活率高,且能夠恢復特殊環境甚至惡劣的植被,通過種子搭配,創造喬灌草層次豐富的植物景觀,營造自然,生態植物群落。
以及河道治理、濕地保護、荒山、礦山修復、高速兩側邊坡修復、生態防護林建設、水質凈化、疏通清淤、動物保護等等。